自製酸麵包最詳細教學:酵種篇。如何起種、續養以及棄種的必要性。

最後更新於 7 天

酸麵包在台灣越來越受歡迎。因為減肥又無法捨棄麵包,嘗試低碳麵包後覺得材料實在難以取得,不如試試酸麵包吧!當初還真是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一頭栽進這坑,意外開啟了酸麵包第二人生。

今天從養酵種開始吧!只需要麵粉和水以及耐心,零成本!

文章開始前先註明一下我大部分的酸種知識都來自酸麵包大神 Tom Cucuzza,他的 Sourdough Journey 裡面寫的已經非常詳細了。如果你是英文能力很好,不怕試錯的人,可以移駕至他的網站,離開這篇文章了。

起種有兩派:一派是不棄種,從極少量(5g)開始,持續餵 7–10 天,我個人不支持這派,因為極少量麵粉也等於從初始環境就少了很多捕捉到酵母菌的機會。因此我個人是定時定量棄種為主,Tom 的起種方式也是如此。

準備材料

  • 麵粉:使用 50% 麵包粉和 50%全麥麵粉的麵粉混和物。建議先拿取小部分預先混和好,這樣餵養的時候比較不會手忙腳亂。

我自己也是這樣起種,因為全麥粉在台灣很好買又很便宜,如果是夏天,建議全麥粉冷藏,保持最佳新鮮狀態。

  • 水:常溫飲用水,不可以含氯

餵養原則:不要讓酵母餓肚子,前一天加入多少麵粉,下次就至少要加入等量的麵粉。

酵種、麵粉、水 1:1:1 是最常見的起始比例,麵粉與水就是酵種的糧食,後期建議用 1:2:2 確保酵種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吃,使其穩定。

第一天:混合酵種

1. 在一個乾淨的玻璃罐中加入1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和 10克水。

理想上是室溫盡量在 25–28 度左右。如果氣溫超過 30 度,白天上班或者長時間不在家,建議可以冷藏八小時等下班回家後再退冰至室溫。

2025 備註

此處分為兩派說法,有人贊成氣溫過高要冰,有人不贊成,我的看法是如果第一天下來聞起來沒有腐敗的味道,可以不冰

2. 充分攪拌,直到形成無結塊的稠糊狀,無乾粉。

3. 蓋上蓋子,但不要完全密封,留一點空氣流通。

第二天:可能會看到一些小氣泡,也可能什麼都沒有

加入 1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和 10 克水

第三天:可能有一點長高,也可能沒有,此時可能會有酸臭味,這是正常的

加入 2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和 20 克水

第四天:酸臭味會變得更強烈,第一次棄種,棄種不可食用

留下 10 克酸種,加入 1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和 10 克水。此時的酸種有非常多雜菌,因此棄種不可食用。

這裡的酸臭味就是很接近腐敗的嘔吐味,絕對是不好聞的那種

第五天:酸臭味逐漸消散,可能會有酵母的香味

留下 10 克酸種,加入 1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和 10 克水,這個時候可以用橡皮筋標示酵種位置,以判定什麼時候酵種什麼時候肚子餓了。

第六至十天:逐漸穩定期,不應有酸臭味

重複留下 10 克酸種,加入 10 克麵粉混和物(一半高筋一半全麥)的步驟,直到酵種可以在 12 小時內長高到兩倍。第六至十天,餵養比例可以根據

如果酸種穩定了,聞起來沒有任何臭味,棄種可以冷凍保存,有空時做棄種料理。如果是在冬天起種,這個過程可能長達 14 天。

自製天然酵種常見問題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